阿裡巴巴總部設計師隈研吾:讓建築消失
他是東方熱土上炙手可熱的建築大師,他大刀闊斧構建空間,卻又將其隱身於周遭的環境,給全世界一個又一個驚喜
他是東方熱土上炙手可熱的建築大師,他大刀闊斧構建空間,卻又將其隱身於周遭的環境,他好似服膺於萬有引力的魔法師,每次都給到全世界一個又一個驚喜。
文:音響改電容VICCO WU 攝影/高繼華
細細瀏覽隈研吾的作品年表,你會發現精妙的住宅、神廟和博物館,大部分都在日本,然而近年來他參與中國建築設計的比重與日俱增。包括長城腳下的公社 竹屋、Z58、北京瑜舍酒店、三裡屯SOHO、 淘寶城 等。
然而,音響電容安裝你或許並不知道,當年從紐約回到東京之後,隈研吾曾在 泡沫時代 設計過一個名為M2的汽車展銷商店。正是這個驚世駭俗地呈現瞭古典主義的M2,讓隈研吾整整十年被東京業界所 遺忘 。
隈研吾整整十年被東京業界所 遺忘
回望這段歲月,隈研吾隻是輕描淡寫地說, 因為年輕而沒有工作,幸運的是,我可能在鄉下找到小的工程 。轉戰農村小城,在預算有限的項目中,更充分瞭解天然材料,與工人直接接觸,親力親為每一個細節。這段雪藏的經歷,或許也是隈研吾的一種財富。他在危機中樂觀地學習, 有很多時間來思考,一個建築師需要這樣思考的時間 。
躲在背後的隱性符號
粗略地看隈研吾的建築,你總是很難歸結出相似的地方。但隻要置身其中,你隱隱會感到其中有些內在的東西讓人可以一眼便能辨識出是他的作品。
追問之下,隈研吾表示自己從小就對純自然的材料有著一種莫名的好感,這種眷戀一直對他的作品有所影響。他強調自己從來沒有刻意地為作品留下符號,他隻是希望讓空間呈現出輕盈感,減輕工業材料給人們不自然的感覺,讓空間變得更加舒適、溫馨。或許,這種自然而然形成的關乎人之感受的情懷,正是 隈研吾流 的隱性風格。
(隈研吾先生於2005年建造的蓮屋,建築本身由孔組成,光與風可以從中穿過,細看挺好看的,遠看好像麻將席)
在傳統的日本建築中,建築構件是非常小的:木頭、米紙,有時是石頭。在這些構件之間,通常有空間允許自然風通過。突然有一天,隈研吾覺得何不把這些材料破碎成微粒? 它們似乎像一種物體,但隨著燈光的變化,它們像雲一樣散開,並且像薄霧一樣消失。 隈研吾把它們描繪成構成建築的 粒子 (particles)。 我的目標不是創造像 粒子 一樣的建築作品。我希望創造一種像飄動的微粒一樣的狀態。與這種狀態最接近的東西是彩虹。 因此,你會發現隈研吾的作品都是 柔軟 的,直入人心。
我從每個項目所處的環境中,擷取與其地域特征相關的粒子來構築空間。 將這些粒子實體化,就成為我們眼中的建築。在長城腳下的公社 竹屋,他找到瞭最能夠代表中國精神文化的材質 竹子,最大限度地將其與周圍的山巒起伏和諧共生,卻又簡樸純粹到與自然融為一體,讓人心動。北京的瑜舍酒店,他透過翡翠綠的玻璃外墻,把光也作為建構空間的粒子,在都市裡營造出一個靜謐的 森林 。
(隈研吾使用厚重的材料石頭,來襯托蓮花花瓣的輕盈)
粒子 已然成為隈研吾建築中的隱性符號。 光線本身也是構成空間的一種建築材料,光線 粒子 最終成為空間的一部分。 強調建築光影表現的隈研吾認為,放任光線肆虐空間並非出色的設計,你需要思考如何讓這些光線 粒子 產生美的感覺。
我一直在找尋21世紀建築的基本驅動力,在19世紀是石頭和木材,20世紀是混凝土,21世紀會是什麼呢?我認為是新的材料,也可能是老材料的新用法。
人與建築,孰輕孰重
隈研吾的建築總是與周圍的環境和平共處,他從不試圖破壞或戰勝它們的直接背景。作品的構成簡單、直接,並且尊重所處的環境。因此,隈研吾設計的住宅、神廟和博物館,大部分都使用本地的材料。這些材料包括泥土、木材、竹子、石頭和脆弱的和紙。
(隈研吾在中國的新作,阿裡巴巴辦公樓從整體規劃到建築體量和 孔 的設計、再到外立面設計等,均從人的尺度出發將自然引入室內,將人類活動引向自然,這是一個與自然相互融合的工作空間)
他的作品就像詩一樣地存在著。隈研吾不喜歡造型誇張的建築, 隻會在誕生之初給人以感官刺激,隨著時間流逝,人們會對它們失去興趣,甚至開始厭倦、討厭它們 。他也同樣不喜歡混凝土這類冷冽的建築材料, 混凝土更多地隻是承載瞭結構的功能,我不會將它們裸露在建築之外,更不會讓它們靠近甚至貼近人的身體 。
隈研吾從內部思考,而不是從外在來處理建築與人與環境的關系。他通過 粒子 來構造建築,並最終成功清除建築(Erase Architecture),他用作品展現瞭自己鮮明的建築哲學 讓建築消失 。
在他眼裡,建築與自然應該互相融合,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以人與自然為本,人是主角,建築是配角的思維,讓他受到瞭當下中國業界的追捧。隈研吾通過建築實踐,重新發現人性,透過建築展現人文關懷,這種極為 亞洲 的理念,帶著明顯的 禪 的態度。
當然, 讓建築消失 的理論也是隨著隈研吾建築實踐累加而不斷進步的。最初的時候,他會采用非常直接的手段,利用隱藏、包裹、覆蓋的手段,讓建築消失。隨著手法的日趨嫻熟,現在他通過協調的手段,讓建築達到更為和諧的狀態,顯露卻不張揚,消失卻不隱藏。
歸於心,尋須臾寧靜
隈研吾的建築,一方面有著明顯的東方價值取向,追求簡素和自然,融合道傢和禪宗的趣味,另一方面卻以傳統美學為基礎,反叛現代主義的傳統。他試圖向內尋找回歸本質的途徑,並且通過建築將這一觀念傳達。
( Z58 原來是一個鐘表工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三層建築,在這個建築中,隈研吾增建的部分都是浮在水面上的鋼結構)
建築跟人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建築師必須瞭解各種歷史、文化。 因此,隈研吾在事事親力親為的同時,總是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進行思考,進行沉淀,內省達觀。
他非常欣賞禪的境界。他曾不止一次地提到日本禪宗的始祖道元和尚悟道的故事。道元曾到中國拜見一位高僧,卻見他自己在做飯,道元不解,如此位高為何還須自己操勞,高僧答曰: 這就是禪。 僅一瞬間,道元和尚恍然開悟。 唯有與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空間,才是符合禪宗意境的空間。 禪,無形且無相,六祖慧偈中所雲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 ,指的就是這個意思。隈研吾提到建築中 禪意不能夠通過具象的符號或是形象來表達 ,與禪宗的真意極為貼切。
(他試圖向內尋找回歸本質的途徑,並且通過建築將這一觀念傳達)
隈研吾也強調,哲學、宗教、文化並非一朝一夕,需要日積月累,學校裡教授的建築知識隻能給予技術層面的技能,要形成理念,必須從文化上著力。歸於心,會讓人在須臾一瞬的寧靜中,靈光乍現。因此,忙裡偷閑,隈研吾會看一些小說,比如村上春樹的作品,有時候也會研究一下凱恩斯的經濟學理論。 在村上春樹的作品裡,我讀懂瞭這樣一個寓意:看似平凡的
世界,其實隱藏著不為人所知的微妙世界。我的作品也力爭做到這樣的感覺,從外面看是一種感覺,但進入之後,人們又會感覺是到瞭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這種感覺會很奇妙。
關於隈研吾:
日本建築大師,因 負建築 理論而備受業界贊譽,他的建築散發著日式和風與東方禪意,尤其受到中國客戶的偏愛,在建築界被譽為 隈研吾流 。1954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的隈研吾,自稱是日本戰後第四代建築師,他1979年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建築研究所,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2年之後,於1987年在東京成立隈研吾建築事務所(Kengo Kuma Associates)。
隈研吾的建築詩:
1954年出生於日本神奈川縣轄區
1979年東京大學建築學碩士學位
1985~1986年紐約哥倫比亞大學進修
1987年在東京成立隈研吾建築事務所
1991年 M2汽車展銷商店(大雜燴式的建築風格,展現瞭隈研吾對東京無秩序感的體悟,他將這種 混亂 組合成瞭建築物
1995年 水上玻璃Water/Glass(榮獲美國建築學會杜邦Benedictus獎第一名這個位於靜岡縣的別墅猶如漂浮在水面上的玻璃盒子一般,輕巧無形,與周遭的景色融為一體)
2000年 中川町馬頭廣重藝術館(位於櫪木縣那須市的這座藝術館獲得Togo Murano Award大獎,建築利用百葉這種 粒子 與周圍環境相融合,從而達到讓建築消失的目的)
2002年 長城腳下的公社 竹屋(這座建築用中國人的符號和象征 竹子構成,隈研吾從長城於連綿山脈間顯見的形式獲得啟發,用類似的方式,不將環境隔離開來,這個作品是隈研吾在中國的第一個作品)
2005年 蓮屋(隈研吾使用厚重的材料 石頭,創造瞭靈動的墻體,借由不銹鋼管,利用石頭來襯托蓮花花瓣的輕盈Z58位於上海番禺路的老辦公樓改造項目,沿街的立面運用拋光鏡面不銹鋼做成常春藤支架,成功地讓建築消失於城市之中,空間內部使用玻璃、水、光等材質,構築瞭一個通透的空間)
2006年 Tiffany東京銀座旗艦店(隈研吾用瞭292個特制玻璃面板,運用類似珠寶設計的手法,組合成鉆石切面般的質感,同時成功地讓現有建築與其周圍環境之間發生瞭巨大變化,提升瞭銀座地區的優雅氛圍。室內營造方面,通過引入自然光創造出一個半透明的夢幻空間)
2008年 三裡屯SOHO(體量龐大的三裡屯SOHO是混合瞭商業、居住多方面的用途,是城市建築史上裡程碑式的項目。自然後級擴大機形狀的設計手法,不僅體現在建築空間內部,流線型的設計還被運用在建築與建築之間的空間)
2010年 Memu Meadows實驗住宅(獲得 Tokyo Award 獎,隈研吾設計的實驗性住宅,MemuMeadows看上去極有詩意,建築隻有80平米,木框架結構,容易組裝和拆卸,提供瞭柔和的自然光及保溫效果)
2013年 阿裡巴巴集團旗下 淘寶城 (阿裡巴巴集團總部,建築現代化的結構絲毫沒有破壞人與自然的關系,員工可以非常方便地與周圍的濕地產生連接)
健美比賽後臺:工作人員幫抹油
汽車音響後級 汽車重低音電容對於車內音質的提升~必看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留言列表